
新城线路测速首页~欧陆娱乐~首页,山西作为引种与栽培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市场上的本地草莓依然供不应求,大城市周边的草莓更是来不及上市就被采摘一空。
12月初,记者走访了位于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的“关头根据地草莓种植园”,一探究竟。
红颜、章姬、甜查理、白草莓、黑草莓、甘露……一共有6个品种,这些大多是外来品种,各有特点。一走进“关头根据地草莓园”,来自辽宁丹东东港市马家店镇的草莓技术员于天信就自豪地讲起了他的这些宝贝。
“关头根据地草莓园”位于古交市岔口乡,无污染、无公害,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大规模种植草莓的天然基地。今年,他们种了16个温室大棚,面积20余亩,大多是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而且,今年的草莓种苗全部是于天信自己培育的。
对于自己育苗,于天信有自己的想法:辽宁丹东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草莓种苗壮、无病毒,但山西的气候、土壤和丹东又不大一样,加之从外地采购种苗运输成本高、成活率低,只有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草莓苗才是根本之路。自己育苗的优势在于可自控,难点在管理。
今年3月,于天信开始在园区连栋温室内培育草莓苗。他介绍说,“设施育苗可以避免草莓种苗受到外界气候特别是降雨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苗期炭疽病的传播和蔓延。利用设施育苗,做好通风、降温等,种苗繁殖系数较露地育苗可提高1倍-2倍,并且在生产中种苗定植成活率高。”
走进大棚,记者看到于师傅培育的草莓秧苗长势正旺,似乎没有太受近日低温寡照的影响,枝叶繁茂。于天信告诉记者,这个棚里种的是最受大众喜爱的“牛奶草莓”(红颜),它的特点是单苗每茬只能留2个果,长出的果实大而且甜,采摘期从今年的12月底一直持续到明年6月。
走出“红颜”棚,来到的是种了“甜查理”的大棚。“这个品种是从美国引进,其特点是上市早、耐运输、且产量高,一般一个生长季三茬,分别在12月、3月和5月,”于天信边介绍,边采了几颗白里透着红的果实,“这里的草莓每年供不应求,除了品种优势,还有其他自己的法宝”。
草莓每年八九月栽植,到来年五六月拉秧,生长期近10个月。农民种植草莓,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草莓一枝花,肥水来当家”。
草莓园区里,最显眼的是一个砖砌的房子,里面有2个蓝色的水桶,6个黄色的大罐,密密麻麻连接着纵横交错的数根管道。据介绍,这两个蓝色的水桶是用来清洁和过滤水的,6个黄色的大罐则分别有各自对应的肥料配方,氮、磷、钾、镁、钙、微肥。至于肥料加多少,全由旁边的一个综控台控制,技术人员只需输入亩数,选好作物,完成参数设置,就可以自动完成加配、搅拌,并开始施肥。
这个系统叫微灌,是2013年与中国农大合作引进的。它在机械动力或水位落差的驱动下,将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以水溶液的形式同步送到作物根际土壤。它可以根据草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量以“输液”方式,一滴一滴地将水滴定到草莓的根部,养分会随水与草莓根系零距离接触。滴灌的土壤湿润深度一般为30厘米。
针对当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养分供应能力,于天信还根据草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肥规律调控肥料用量制定施肥技术。“草莓棚一般五六天浇一次水,小水多浇,一次用30分钟至40分钟,”于天信说,“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生产草莓,每亩用水量一下子减少到130多立方米,每亩节水70多立方米,节水、节肥率均达到30%以上,增产10%以上,而品质和经济价值最高的第一穗果实每亩增产300公斤。
在这之前,用的是“水压肥”的方法,即将化肥撒在田间,然后浇水,使化肥溶解在水中随水渗入地下。这种方法,一个棚两个人一上午都浇不完,而且大水漫灌很难控制湿度、温度,易滋生病虫害。
草莓大棚内,一畦畦草莓郁郁葱葱,生意盎然,白里透着红的草莓果,闪着光泽,正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而畦间放着一只蜂箱,蜜蜂进进出出,忙忙不停,更多的蜜蜂则在白色的小花中飞舞。
据于天信介绍,一只蜜蜂一天至少可采1000朵花。它们是专业授粉工,也是安全监督员。
这话怎么理解呢?于天信仔细讲起来:过去,授粉得靠人工辅助。由于大棚湿度高、空气流动性差,草莓花粉难以发散,完全靠自花授粉,坐果率不高。人工授粉,是用一支干的毛笔分别在花的雌蕊和雄蕊上涂抹,或者在大棚里安吹风机,借助风力为草莓授粉。可是,这些方法会导致授粉不均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畸形果多,草莓卖不上价格。现在,蜜蜂授粉。但是,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因为蜜蜂对化学农药非常敏感,一滴杀虫剂滴在蜂箱口,一整箱的蜜蜂都活不了。要想让蜜蜂帮着授粉,就必须在绿色防治上下功夫。这其中包括提前给大棚和土壤消毒,清理园内杂草、选育壮苗等。如果还是有病虫害发生,那只能采取生物或物理防治措施。大棚里药物残留一旦超标,蜜蜂就会出现集体怠工、死亡的现象。
在这里,蜜蜂是最好的监督员。蹲在一旁的杨小群一边摘去老叶,一边疏花疏果,她指着一个红色的铁盒子说,“这个6米1个的装置,叫电热硫磺杀菌蒸发器,是用来杀菌的。每天晚上在大棚里熏蒸3小时左右,就可以达到空气杀菌的目的,白粉病等自然就消除了。”
看着月底就能上市的草莓,于天信更加增添了信心。他觉得:“让外来草莓品种更快更好落户山西,才能让更多的人吃到新鲜草莓。这是草莓在山西绿色发展的一条路子。”
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草莓基地,一共种了16个温室大棚,引进了红颜、章姬、甜查理、白草莓、黑草莓、甘露等6个品种,并运用育苗设施自己培育生产苗,让外来品种尽快落户。